塑料回收產業是一場騙局
塑料回收產業還沒有完全意識到去年發布的一項重磅研究。 現在,你可能已經知道,塑料回收是一個騙局。如果不是的話,這份白皮書將以毀滅性的細節闡述其理由。簡而言之,在 1970 年代和 80 年代呼吁減少塑料垃圾的背景下,石化工業提出了回收作為一種幌子,以創造一種解決方案的假象,同時繼續生產盡可能多的塑料。多條紙質線索表明,行業領導者從一開始就知道回收永遠無法大規模運作。事實上,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全球只有約 9% 的塑料被回收,而美國僅管理著約 6%。 盡管情況已經如此糟糕,但實際情況可能更糟。根據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塑料回收設施幾十年來一直在向當地水道、土壤和空氣中排放大量的有毒物質——微塑料。換句話說,為解決塑料廢物問題而創建的行業實際上只會讓問題變得更糟,甚至可能呈指數級增長。雖然啟動這一新領域的研究的論文去年發布時獲得了部分媒體報道,但其結果的深遠意義尚未完全融入環境科學。如果研究結果哪怕接近準確,而迄今為止尚未受到實質性質疑,那么對全球廢物管理政策的影響將是具有顛覆性的。 首先,沒有人完全記錄了這里涉及的大量微塑料 (MP)。正如我將在下面證明的那樣,塑料回收商似乎不僅是 MP 污染的主要來源,而且還很可能是整個星球上主要的初級微塑料污染來源。因此,從環境的角度來看,塑料回收可能弊大于利。甚至一些環保主義者也開始接受這種觀點。 從法律角度來看,MP 污染對塑料回收行業本身構成生存威脅。不斷變化的判例法使個人實體(如回收商)更容易因環境不法行為而承擔責任。而這種威脅對該行業來說可謂是雪上加霜。它已經因市場力量對其商業模式造成嚴重破壞,而一系列公關災難(如上面的白皮書)也使公眾輿論對其轉向了反對。 最后,如果塑料回收真的弊大于利,那么怎么辦?人類仍然面臨著嚴峻的塑料廢物問題。我們每年生產 4 億噸這種不可生物降解的材料,其中近一半是單次使用的物品,直接進入垃圾桶,到 2050 年,預計將達到 11 億噸。政策制定者需要做些什么,但做什么? 環保主義者的直覺反應是“減少塑料!” 這聽起來很合理,但仔細檢查后,它缺乏廣泛的可行性。醫療保健和農業等重要行業如果沒有單次使用的塑料,將陷入停滯,更不用說可重復使用的塑料在現代生活的各個方面無處不在。現實情況是,隨著通過回收擺脫困境的夢想迅速破滅,減少到浪費到能源(即燃燒塑料垃圾作為燃料)的不太完美的但實用的解決方案需要重新評估。 回收塑料的設施——在業內被稱為回收商——按類型和顏色對物品進行分類,然后將其送入粉碎和研磨機,將其縮小為小碎片。在熔化成再生塑料之前,這些碎片將被徹底清洗以去除污垢、標簽、粘合劑和其他異物。然后,回收商過濾這些洗滌水并將其排放到開放水源或市政污水處理系統中。 該過程涉及重型機械,例如刀具磨坊,這些磨坊會對塑料物品施加巨大的機械力,產生大量的灰塵。合乎邏輯地推測,這種灰塵含有高水平的微塑料,通常定義為直徑在 5 毫米到 1 微米之間的顆粒。(小于 1 微米的顆粒被視為納米塑料。) 進入埃麗娜·布朗 (Erina Brown),伯明翰大學的一名年輕研究生,她希望利用她最近獲得的可持續發展和環境研究碩士學位來調查現實世界中的問題。在她的研究構思并短暫成名之后,布朗向播客主持人描述了她的科學家哲學:“我認為我的一個煩惱是學術界只停留在學術界,而不會真正滲透到工業界或公眾知識中或任何東西?!?因此,她決定調查“塑料回收設施釋放微塑料污染的可能性以及可能的過濾修復效果?!?/p> 布朗團隊的研究結果令人震驚。簡而言之,他們發現回收設施排放的微塑料數量驚人,而且遠遠超過了以前對該行業的估計。 “我們發現進入環境的微塑料數量絕對令人震驚,”布朗說。“我們最初預計會發現一些污染,但數量大的驚人?!?/p> 研究人員發現,回收設施排放的微塑料數量是其他類型廢水處理設施(如污水處理廠)排放量的 100 倍以上。他們還發現,這些微塑料非常小,其中一些小到可以被人類和動物吸入。 這項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它表明塑料回收可能實際上正在加劇塑料污染問題。這與傳統的看法相反,傳統的看法認為塑料回收是一種可持續的廢物管理方法。 轉自https://jandan.net/p/116852#/ 該文章在 2024/6/26 10:57:49 編輯過 |
關鍵字查詢
相關文章
正在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