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一句話,讓我頓悟:真正厲害的人,根本不會選“先搞起來再說”!
我一直都信奉一句話,叫做“凡事只要先搞起來,就能解決人生 80% 的問題”,所以我從來都是只要抓住機會,就先搞起來。 現在想想這句話,簡直可笑。 先搞起來,呵呵,是能解決80%的問題,可TM沒有人告訴我,還有20%的問題是無解的!而這些無解的問題,會讓之前所有的努力,都統統白費! 那天偶然發現雷軍二十年前寫的一篇文章里,多次提到他經常花很長的時間思考問題,最長的一次竟然有5年之久。 甚至他還直接說“深度思考,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放在從前,我看過就過了,但那天,那句話就像醍醐灌頂一般,我切切實實地體會到,為什么他會這么說。 真的,那是真的“比什么都重要”。 早些年啊,我在阿里,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有時候每周6天,各種難題到了我這兒,我都能想辦法解決。 玩得好的幾個同事都說我“活好”,公司各種獎勵多多少少都會有我的份兒,年底到手也有快一百萬了,日子過得還算不錯。 但時間一長,我發現就算我再厲害,也只是大公司里的一顆螺絲釘,公司有我沒我都一樣轉。 而我這么聰明,不能和周圍這些人一樣,給人打一輩子工,我得干點什么。 結果有一次和別人聊的時候發現,寶媽們買東西,確實很費勁,便宜的東西擔心質量,好的東西折扣又少。 當時我心里暗爽,寶媽們的這些問題,我都能解決。要不就做一個專門給寶媽的電商平臺。 憑我的能力和這些年在阿里積累的資源,這種事情不是手到擒來的么。 辭職、租辦公室、招人,開始選品、做app,期待著產品上線,在寶媽圈子里流傳開來,每個寶媽手機里都有我的app。 一切都看起來進行得很順利,結果現實給了我沉重的一擊。 當老板,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樣。 并不是每天開開會、見見人,有員工給你辦事,就可以賺錢了... 不做公司啊,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公司賬戶,什么叫做代理記賬,什么叫做年審...光營業執照就夠讓人頭大的,雖然我是找人代辦理的,但是這事就超出了我想象的麻煩。 雖然招了人,但很多時候我都在給員工“擦屁股”,因為這么多年做電商的經驗告訴我,每個細節都很重要。 然后我才發現,打工的時候遇上困難,你可以找領導說:你換個人吧,我做不了。或者干脆撂攤子。可我現在根本不能這樣說,更不能這樣做。只能自己一個人扛。 而且創業以來,每天都有大量的事情要我拿主意,那么多人都盯著我看。 這個決定要是做對了,大家覺得那是我本來就該做的,可要是做錯了呢?怎么辦?有誰能幫我扛? 如果說這些困難,挺一挺就過去了。后來遇到的,真是逼到了絕路。 我仔細算了一筆賬,從公司成立到現在,一直在花錢。雖然現在有很多用戶,但公司每個月的收入根本覆蓋不了成本。 我這才發現,沒了阿里的資源,想讓這個產品在寶媽圈子里火起來,比登天還難。 我試了很多辦法,都沒什么大的改觀,公司還是在虧錢,賬上剩余的錢不多了,這也就意味著,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 而開公司的這些錢,全是我這些年打工攢下來的血汗錢。 我能感覺到有哪里不對,但就是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那段時間我著急的,都快把自己憋出內傷了。 公司快沒錢,眼看要倒閉的時候,我的開始大把大把掉頭發。醫生說是因為壓力太大導致的。但我還得表現得若無其事,因為我不能慌了陣腳,結果壓力更大了。 接到爸媽打來的電話,爸媽高興地和我說,我哥給他們買了套新房子,我姐每周末都來看他們。我和他們說,等我這件事成了,我接他們來北京。 爸媽說行,問我錢還夠嗎,他們那兒還有些積蓄。 我一下子就忍不住了,趕緊掛了電話,那是我長大以后第一次哭。 原來創業最難的不是開始,也不是結束,而是做到一大半的時候,發現事情既不像開始時那么理想,又沒有糟糕到需要果斷結束的地步。 后來有一天,朋友發微信給我,說拉一個前輩給我認識。 這位前輩創業很多次,前幾次都是失敗的,而現在已經靠著創業可以任意地選擇想要的生活方式,不再為金錢所困擾。 剛見面我就和他說了我的所有經歷,他聽完后,好像一點兒也不意外,接著問了我一個問題,讓我終生難忘。 他說:“你為什么不學呢?” 我愣了一下,接著立馬反駁他:“我學了啊,我怎么沒學?36氪、虎嗅、筆記俠這些公眾號的文章,我幾乎每篇都不落,我怎么沒學了?” 前輩卻很平靜,接著問:“那你學完以后,用了么?” “用,用了啊,就是我發現我每次看完文章都特明白,立馬就照著做,但不知道為什么,做幾天之后就又回去了,根本用不起來。我有時候都懷疑,他們根本沒有講真話。” 前輩笑了笑,接著說:“其實啊,他們說的都對,只是他們沒講什么時候用,適合什么樣的業務用。” “比如張一鳴講招人要找基本素質好的人,你是不是覺得瞎扯淡?不是不對,而是他的方法要配合字節好的培養體系,而你現在還沒有,就沒辦法直接照搬了。” “你想想,是不是這么個道理?” 聽完之后我恍然大悟,原來他們都沒有錯,是我的方法錯了。 前輩接著說:“不論你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公司要賺錢,還是增長,這些問題其實都是有路可尋的。” “你的業務能賺什么錢,怎么賺錢,這些東西我們這一輩的創業人,就像做科學實驗一樣,摸黑往前走,燒了好多錢才得到。如果你能提前學到,完全沒必要自己燒錢啊。” 那一刻,我醍醐灌頂,從來沒有覺得頭腦這么清醒過。 那天晚上,我們聊了5個多小時,臨走的時候,前輩微信發了我一個東西,他說,雖然這個東西不是他講的,但這個東西遠超他創業20年來的全部精髓。 最后還叮囑我,“那些講大道理的人都是光正偉岸的,講具體怎么做的人,才是真正愿意幫你的。” 該文章在 2025/4/15 12:25:51 編輯過 |
相關文章
正在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