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旅行,光子的確可以回到過去?
【摘要】昆士蘭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模式試驗認為光子可以回到過去,一個進入蟲洞的旅行的光子與另外一個正常光子發生了“互動”。 蟲洞可以連接兩個遙遠的時空,但人類目前的科技要遠遠沒有達到這一水平 時間旅行屬于科幻小說中的情節,對于物理學家而言,時間旅行仍然存在理論上的可能性,說不定很快就會成為現實,來自昆士蘭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光子可以回到過去,他們通過研究發現模擬蟲洞旅行的光子之間可以發生“互動”,這表明在小尺度上時間旅行是可能存在的。通過這些時間旅行的時間有助于科學家解釋與時間旅行有關的悖論問題,比如你通過時間機器抵達過去,然后殺死了你的祖父,這就是一個悖論,它們的出現旨在“阻止”時間旅行的發生。 昆士蘭大學的模擬實驗說明在小尺度上的旅行時間是有可能存在的,但是否在更大尺度上還能具有這種特性還有待觀察,如果一位時間旅行者回到過去,將自己的外祖父殺害,那么這個事件會阻止自己的出生嗎?這是一個關于時間旅行不可能存在的“外祖父悖論”,旨在解釋時間旅行在宏觀層面是無法實現的,但一些研究人員認為時間旅行還是有可能實現的,至少在量子層面上是有可能的。 在模擬研究中,研究人員對兩個進入時間旅行狀態的光子進行觀察,其中第一個光子穿越到了過去并在封閉類時曲線中發生了循環,與第二個正常的光子發生相互作用,這項模擬光子行為的實驗似乎也解釋了時間旅行在量子層面上的可行性。所謂的量子層面主要以各類微觀粒子的活動為主,比如光子,但質量更大的粒子能否進行時間旅行仍然不得而知,比如原子這樣直徑的粒子并不在本次模擬的范疇之內。早在1991年,科學家第一次預測了時間旅行在量子世界中的可能性,因為這些奇異粒子的行為已經超出了傳統物理學的領域。 從量子尺度看粒子行為存在“不確定性”,正是這些神奇的屬性使得這些粒子有可能進行時間旅行,時間旅行的問題在于世界上最成功的兩大物理理論存在不兼容性,即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分別代表不同尺度上的物理行為,而這兩大理論又不能相互整合。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主要描述了星系與恒星這類大尺度上的物理過程,而量子力學則很好地描述了微觀粒子世界的行為。 愛因斯坦的理論表明,回到過去的時間旅行存在可能性,可以沿著時空路徑返回到出發點,并導致了各種奇怪的悖論出現,但我們根據最新的研究可以窺視出一個可能性的推論,即時間旅行可以發生在量子尺度上,而無法在宏觀層面是實現,本項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 注:所謂的蟲洞是一種可以通往其他時空的通道,是時空扭曲的結果,打開蟲洞需要大量的奇異物質,從理論上看,扭曲時空并形成蟲洞是可能的,這就像我們將一張紙對折,這樣分別位于紙兩端的點就重合起來了,如果在時空上就意味著兩處相距遙遠的時空連接在一起,其中建立的通道就被稱為蟲洞。利用蟲洞進行時間旅行看似存在可能性,但科學家發現一旦物質進入蟲洞,就會導致蟲洞崩潰,要想維持蟲洞的開發,人類目前的科技仍然遠沒有達到這一程度。(羅輯/編譯) 該文章在 2014/6/26 8:33:39 編輯過 |
關鍵字查詢
相關文章
正在查詢... |